Heading of Steering Home Page Index of Steering Monthly Index of April 2000 Issue Contact Us Publisher Feedback
頭頁 閱讀《導向》月刊:目錄 第176期目錄 聯絡 出版社 迴響
Steering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Copyright 2000
導向月刊 第176期(4/2000) 第13頁

誰偷聽了?

/余國亮

  耶穌在地上的言行舉止,主要是記錄在四本福音書內。這些福音書的作者
都以非常嚴謹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來書寫聖經。他們或是根據自己親耳聆聽,
親眼目睹的事實而寫成;或是根據作者本人詳細查考訪問目擊證人而寫成。故
福音書記載耶穌的事蹟教訓非常準確可靠。但這樣一來,他們就很難詳細記錄
耶穌獨自一人的生活了。

  希奇的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是獨自一人的禱告,卻被非常生動
詳細地記載在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內。不錯,耶穌復活後,與門徒同在有四
十天之久,但主要是「講說神國的事」(徒一3)。耶穌向門徒述說自己在客
西馬尼園之私禱的可能性是非常微小的,何況耶穌自己也教導人要「關上門,
禱告你在暗中的父」呢?(見太六6)

  耶穌在設立完最後的晚餐後,就帶領門徒來到客西馬尼園。加略人猶大早
已離開,準備帶領人來捉拿耶穌。耶穌對十一個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裡,等
我到那邊去禱告。」(太廿六36)他先帶彼得,雅各和約翰離開其餘的門徒。
然後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
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廿六39)耶穌禱告完畢
後,「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太廿六40)耶穌對彼得說:「怎麼
樣,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麼,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
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雖然沒有門徒作目擊證人,但耶穌的第二次禱告也記錄得很詳細:「我父
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太廿六42)耶穌
回來,見他們睡著了,因為他們的眼睛困倦。睡了的三個門徒,不可能聽見耶
穌在稍遠之處的禱詞。

  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
一樣。」(太廿六44)那時,彼得,雅各,和約翰仍然是熟睡未醒,因為耶穌
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
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太廿六45-46)顯然,那三個門徒
不可能聽見耶穌叫他們起來之前所說的話,那麼是誰偷聽了耶穌在客西馬尼園
的禱告呢?

  馬可福音記載了一件發生在客西馬尼園的事,是其餘福音書沒有記載的:
「有一個少年人,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眾人就捉拿他。他卻丟了麻
布,赤身逃走了。」(可十四51-52)這個少年人是誰呢?我們不可能肯定他的
身份,但作者這樣為他隱姓埋名,可能正表明他就是該福音書的作者約翰馬可。
這是聖經記載除十一個門徒外,唯一跟隨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人。很有可能,
約翰馬可在無意中偷聽了耶穌的禱告,故覺得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名字來。但
他是該事件的目擊證人,故除他本人外,馬太和路加都願意把耶穌在客西馬尼
園的禱告放入福音書內。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耶穌祗和十一個門徒進入客西馬尼園,為何
半途跑出個「程咬金」約翰馬可呢?

  耶穌在進入客西馬尼園之前,是和十二個門徒吃最後晚餐。最知道耶穌行
蹤的人,除了十二個門徒外,就是逾越節晚餐所在地的房東一家人了。有沒有
可能馬可福音記載的少年人,就是房東的小孩,他出於好奇心,一直在暗中偷
看耶穌的一舉一動呢?如果那幢房子的主人就是約翰馬可的母親,問題便迎刃
而解了。有這可能嗎?

  路加福音第八章第3節告訴我們有好些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
門徒。有可能其中一位婦女擁有一間樓房,她邀請耶穌到她家吃逾越節的晚餐。
耶穌已跟她事先有安排,故對門徒說:「你們進城去,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面
而來,你們就跟著他。他進那家去,你們就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客房
在那裡?我與門徒好在那裡吃逾越節的筵席。他必指給你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
樓,你們就在那裡為我們預備。」(可十四13-15)結果事情發生正如耶穌所預
料的。

  當耶穌復活升天後,門徒離開橄欖山,回到耶路撒冷,等候聖靈降臨。他
們「進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間樓房。」(徒一13)在那裡不單有耶穌的門徒,
還有「幾個婦女,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的恆切禱
告。」(徒一14)很有可能,耶穌就是在這樓房吃最後的晚餐,因他的門徒和
婦女都很熟悉此地。

  後來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的人,又把彼得捉去,下在監裡,不少信徒都
為他懇切禱告。後來神差派天使,把他拯救離開監牢,天使就離開他去了。這
時彼得往那裡去呢?他在那裡可以找到其他信徒呢?彼得「想了一想,就往那
稱呼馬可的約翰的母親馬利亞家去,在那裡有好些人聚集禱告。」(徒十二12)
現在我們知道約翰馬可的母親叫馬利亞,門徒常在她家聚會,故很有可能耶穌
在她家吃最後的晚餐。這樣,馬利亞的兒子在暗中察看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行
動,便不足以為奇了。

  可惜彼得的肉體軟弱,眼睛困倦,失去了聽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大好
機會。否則他很有可能深受感動,其後不會三次不認主。耶穌的禱告,充份表
現出他心靈的掙扎,禱告的迫切,和對神的順服。這是人類歷史的關鍵,千載
難逢的重要時刻,神讓好奇的約翰馬可,作歷史的見證人。耶穌的順服,改變
了馬可的一生,讓他成為聖經中一書卷的作者。他也幫助了保羅,以致保羅在
對提摩太說:「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
(提後四11)感謝讚美神的奇妙帶領,讓無數的讀者,藉閱讀聖經中耶穌在客
西馬尼園的禱告,深受激勵,願意愛主事主。願榮耀歸給獨一的真神,阿們。

 

小提醒

文章中有些字在某些中文閱讀軟體系統中無法顯示出來,原版文章已用 PDF 檔案發表在本網站中,請點選「原版文章」,即可找到。


ADVERTISEMENT 廣告


《導向》月刊    Web Site: www.steering.org    Web Master: George Chu, Ph.D., D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