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ing of Steering Home Page Issue 182
Table of Contents
Contact Us Publisher Feedback Subscription
头页 本期目彔 联絡 出版社 迴响 订阅
Steering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Copyright 2000
導向月刊 第182期(10/2000) 第18页

卫生漫谈

下肢卫生

/林振时 

  人的下肢担负着全身体重,保持人体平衡与姿势,移动身体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作用,可是我们大都不太注意其重要性,可以说是最受忽视或轻视的部分。可不是吗?许多人花费不少时间与金钱于头发的发型或颜色,面部皮肤的光滑与否,色调如何,眉毛如何,睫毛长短等等,几乎占了他时间的百分八、九十。

  下肢是任重道远的忠心肢体,虽然一向被轻视忽视,仍然每时每刻行动工作不停,仿佛是永不磨损的金钢钻。实际上并非如此,下肢如果不加重视,不加保养,久而久之,就成为难以处理的问题,只有忍痛接受那既成的事实了。所以,我们应该提起警觉,注意个人及孩子的下肢,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 * *

下肢包括大腿,小腿及脚三部份。

  大腿内有股骨为支架,股骨为人体最长的管状骨,也是相当坚实的骨头,所以才能够支持全身的重量,可以经得起相当大的冲动。股骨呈管状,外面是骨皮质,厚而坚实,中部是些骨小梁和血液和脂肪等物。如用X射线检查就可以发现骨质的结构非常精致,尤以股骨上端(也称为股骨颈)其中的骨小梁呈有规则的弧状排列,就如大建筑物的钢梁一般,规规矩矩地排列;这样一来,股骨仍然结实有力,又不会像混凝土的柱子那样笨重,难以移动,也节省一些材料,也可以略略地看到造物主的智能。

  股骨的上端呈约一百二十度的屈曲,以便于运动与骨盆的联结,这样的屈曲也存在着「隐患」,在年轻人大致没有甚么问题,但如人过了中年,尤其是妇女,既缺乏钙质的饮食(牛乳及钙片为钙质的重要来源),又缺乏正常的活动,股骨颈的骨小梁就显得细小及稀疏,承受压力冲力的本事就差得多了,遇上不慎滑跤,就会引起「股骨颈骨折」,过去没有先进的外科治疗时,股骨颈骨折的病人只好一直床成为家人的担子。

  所以,为了股骨的健康,应该经常性地运动,包括日常的步行,体操,或其它运动。也应注意钙质的摄入,保证骨质的密度与力量,防止骨质疏松,以至造成股骨颈骨折的严重后果。

  股骨下端与小腿的胫骨形成膝关节。膝关节是人体行动、跪跳踢等的重要关节。膝关节里面有「半月板」(是特殊的软骨组织,便于运动),周围有滑囊,有关节囊,周围又有许多组织,是常被损伤的关节,主要是扭伤,或是损坏关节里面的半月板,或是跌伤膝盖骨(医学上称为髌骨),或是过度劳损(肥大性关节炎)。

  保养膝关节,除了经常性的运动外,应注意地面的情况,是否平坦,上下楼梯也该小心,看清楚了梯级才好走动。有时急于上下,又不注意地面,东张西望,或是只顾告别辞行,而忘了地面的情况,也是个危险的陷阱。踢球时,小腿旋转,膝关节又是属曲状态时,迅速伸直膝关节,也容易夹住膝关节里面的半月板,引起半月板的破裂。

* * *

小腿由两条长管状骨组成,内侧(即趾趾侧)的骨称为胫骨,粗大,为小腿的主力,上端与股骨形成膝关节,下端与距骨形成踝(音怀)关节。小腿外侧(即末趾侧)的管状骨为腓骨,比较细小,上端与膝关节无关,下端则与内侧的胫骨共同与距骨形成踝关节。

  踝关节为小腿与足部之间的重要关节,活动多,而外围的关节囊较为薄弱,易受损伤,故行动时宜注意地面,看清楚然后行动;否则,轻者引起扭伤,重者引起骨折。损伤后如处理不当,日后遗留疼痛或功能障碍。

  除了走路时注意地面的高低外,鞋子后跟磨损太大,内侧或外侧磨损较多,走起路来容易扭脚,造成扭伤,故鞋子有缺陷时,宜及时更换,免因小失大。市而上有「护踝」的坚韧织物,对保护踝关节有帮助,尤以运动时,可减少受伤的机会。

* * *

最后,我们谈谈「脚」的问题,医学上所说的脚部(或足部),是指小腿以下的部分,是由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二十六块骨头形成的。这些骨头主要依赖骨与骨之间的韧带来联结。足后部的骨头(跗骨)互相紧扣在一起,基本上是不活动的。足中部的跖(音直)骨,也仅有轻微的活动,基本上仍是连结得紧紧的,以增加其支持体重及活动的能力。趾骨则稍有活动,但亦不如手指骨的活动。

  足部的骨头互相联结形成弧状,所谓「足弓」,对行动及弹跳,维持人体重量,甚为重要。有的人因为有的部分松弛,成为「扁手足」,因涉及问题太专,我们不去谈。我们只谈些比较多见的,已接近常识性的,引起注意,以促进健康的生活。

  双脚应洗干净,抹干,睡前是洗脚或洗澡最好的时间,既可保持床褥的干净,也易于入眠。冬天或走远路以后用温水洗脚,对消除疲劳有好处。引起脚癣(香港脚)的真菌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抹干脚也可防范脚癣。

  鞋子大小应与自己脚的大小相称,太大太小都不宜。人的脚在下午常常会胀大一些,所以选买鞋子最好是下午,这样试的鞋子尺寸会较合适。上午去买的鞋子可能会略为窄一些。

  双脚大小相差太大的,就该定做,才会合用。

  合适的鞋子穿起来不会夹脚,后跟也不会轻易松脱。买鞋子主要看鞋底软硬,通气好坏,有的有足弓的衬垫,也可以按活动的要求而选择。不一定要甚么名牌的,(有的名厂自己监制的,则不同意义),有的「小留学生」,不知父辈的钱得来不易,买了双名牌胶鞋,说是美金一百三十几块钱一双,说:「很好看,与众不同」,我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漂亮在那里,只觉得好象是京戏里面的黑白脸谱!

  太尖太窄的鞋会引起趾外翻(即趾趾指向末趾),或锤状趾(即趾头指向脚底)的畸形。过高的高跟鞋行动不便,容易引起下肢肌肉疲劳,少穿为宜。有的西方上班族的妇女,上下班赶车时穿便鞋,到办公室才换后跟较高的鞋子,也是一种折衷办法。

  过去有的皮鞋用汽车轮胎做鞋底,穿了几年未见蚀,但长期下来,脚板底下长出厚厚硬硬的胼胝,造成行动时的痛苦,也是得不偿失。

  趾甲最好在洗脚后剪,这时趾甲较软,容易剪,趾甲应该「平剪」,即趾甲内外缘在趾头皮肤之外,才不会嵌进趾甲沟里,产生甲沟炎。 脚的皮肤应该保护完整,胼胝或「鸡眼」(长在脚趾上的圆形角质增生),可试用药店治眼鸡的膏药,不要自己随便用小刀去刮,恐怕割伤皮肤。患有糖尿病的人更要注意皮肤的完好,以免感染难愈。

  袜子应该每天更换,这样,鞋子里面干净,脚也干净,减少感染的机会。

  近代人寿命长,加上交通方便,七八十岁的老人仍然飞来飞去,或是为主奔劳,或是畅游各国。如果下肢行动不便,只见人来人去,自己望洋兴叹,何等可惜!而且,两腿不动,也减少许多运动,对健康不利。所以,应该重视下肢的健康。 


導向月刊    Web Site: www.steer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