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ing of Steering Home Page Index of Steering Monthly Index of January 2001 Issue Contact Us Publisher Feedback
頭頁 閱讀《導向》月刊:目錄 第185期目錄 聯絡 出版社 迴響
Steering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Copyright 2001
導向月刊 第185期(1/2001) 第27頁

以貌取人

/傅三川

  數週前,我有機會前赴美國加州公幹,參加一個有關家庭、夫妻、父母
及子女問題的國際性研討會議,使我受益不淺。這一次因我是乘坐日航客機,
所以要在東京停留二十四小時,再於翌日傍晚轉機前往三藩巿。

  這是我首次踏足東洋國。能夠到訪一個新的地方,觀察異國文化風情、
學習新的語言,從而去體會及吸收新的見證和經驗,使自己的生命加添色彩,
對我來說,這是人生中一件難能可貴的快事。我極之嚮往這些機會和經歷。
果然,不出意料之外,我很快便有新的體會了。

  從登入機門的那一刻,我就有一個奇怪的感覺,就是空姐對我似乎額外
地「親切」。我本以為這只是工作上的禮儀態度而已,後來才曉得,原來她
們錯把我當為日本人。直至我索取入境登記表格時,她們才知道我的「廬山
真面目」。

  在機上,坐在我旁邊的是一名日本技師,在交談間我請他教我日語。我
除了「謝謝」、「再見」之類的客套句子外,其餘一概不通。我趁機向他多
學一些日常用語,以備萬一。其中一句尤其「重要」,那就是:「對不起,
我一點都不明白你在說甚麼。」雖然,我在東京只不過一日的時間,但這句
話卻是大派用場,萬無一失。

  我以為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只會在東洋圈子內才產生誤會的,誰曉得
原來好戲還在後頭呢。在加州出席會議期間的一個午餐中,同檯的一位女士
在知悉我的名字後,便用粵語向我詢問:「你是日本人嗎?」。我說:「不
是。」這位女士似乎沒聽到我的回答,繼續對我說:「你的廣東話說得真好。」
我耐心地再度向她解釋:「我不是日本人。」她終於聽到了。然而,卻仍不
死心地繼續堅持她的看法,並指著我的名牌說:「你還說不是日本人,「尉
上川三傅」,不就是日本名字嗎?」我立時為之氣結,真是啼笑皆非。之後,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煩惱及費時的解釋,每當要自我介紹時,我都會附加一句:
「我不是日本人。」雖然,這並非我第一次被當作日本人,不過,像這位女
士的「認真」及「頑固」,倒是首次遇上。可能我的長相及名字真的是有點
「日本味」,以致產生諸多的誤會。然而,我認為這是一個「以貌取人」的
通病,就是單憑外表有限的資料去定斷一個人的本質。

  個人外表的資料除了長相之外,衣著打扮亦常會導致不正確的結論。俗
語說「先敬羅衣後敬人」,這句話正是反映出一種錯誤的待人接物心態。我
曾多次在機場被人誤作地勤人員,我想是因為我身上穿著了救世軍軍服的原
故罷。試過有一位乘客甚至要我代他推行李,當時我沒有推辭,並遵命行事。
事後他發覺原來我不是服務員,便連連向我道歉。另外,其他我曾被誤會的
身份包括:火車站站長、救護人員、警察等。

  誠然,「以貌取人」確是一種認識別人的最為快捷的方法,但這亦卻是
最不準確,且容易令當事人被蒙騙的準則。因為一般人往往都會從別人的外
表入手,以為藉著對方的衣冠舉止,談吐態度等便可判別其所屬的類型。然
而,聖經卻提到魔鬼也能扮著成光明的天使;社會中亦有衣冠禽獸、斯文敗
類、蛇蠍美人等不良份子。所謂「知人口面不知心」,所以人不可以貌相!
聖經說:「耶和華(上帝)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小提醒

文章中有些字在某些中文閱讀軟體系統中無法顯示出來,原版文章已用 PDF 檔案發表在本網站中,請點選「原版文章」,即可找到。


ADVERTISEMENT 廣告


《導向》月刊    Web Site: www.steering.org    Web Master: George Chu, Ph.D., DPM